English

独自的中秋

1998-10-03 来源:光明日报 郭良鹏 我有话说

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但年年都会有一些独在异乡的人,仍要度过那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时刻……

月儿高

《月儿高》是一段古琵琶曲,当我在一片琴声中找到焦志丽时,她正在轻捻此曲。小焦是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教师,因为来音乐学院进修,今年不能回家过中秋。

小焦长得跟她的琴声一样,清秀但不柔弱。她说,独自在外,最挂念的还是她的丈夫。丈夫小赵是一位民警,工作很忙,结婚一年来,两个人分多聚少。这次来北京进修,在一起的机会更少了。小焦现在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自古名师出高徒,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前一段,丈夫又破了件大案,立了功,谈起这些,小焦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她说,每当思念丈夫时,她会弹一曲《霸王卸甲》,让铮琮的琵琶声穿越时空,飞到丈夫身边。

小焦同宿舍住着四个人,其他三个人国庆都要回家,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丈夫打来电话,劝她在北京安心学习。她知道丈夫过节时工作最忙,可还是盼望他能够多一点休息的时间,希望能与他多说几句话,希望能与他见上一面。

都市寻月

陈峰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新生,九月初,家住浙江临安山区的他,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首都北京。

北京的楼很高,人很多,他觉得这儿跟家乡的小山村很不一样,感觉就像隔着一层什么似的,老希望能跟同乡讲一讲方言。第一次见到他,他正在打长途电话。他说家乡的小山村很偏僻,不通电话,写信也要十几天。他那次是把电话打给中学的老师,问一问家里和同学们的情况。中秋节到了,他想给家里寄封信,家太远了,到杭州也要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他很想与家人团聚,可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大好,父亲在田里辛辛苦苦侍弄一年,再做点儿木工活儿,也就是给他挣点儿学费钱。在学校,他吃饭也是省着花,回去一趟,路费要花上不少,他不敢有那个奢望。

在陈峰的记忆中,他似乎没有过过中秋节。在家乡,中秋正是农忙的季节,中秋也就是吃上一顿好点儿的饭而已。真正体会到中秋的气氛,还是在来到北京之后,北大的同乡打算在中秋聚一聚。

现在,这个来自小山村的孩子正在努力摆脱身在异乡的感觉,他说,既然来到了都市,就要适应都市的节奏。他对未来没有过多的猜想,他一天只花四块钱的生活费,他以一种近乎“贪婪”的方式汲取着来自新鲜世界的营养。他觉得,来到北大,首先学会的,就应该是独立与勤奋。

中秋了,这个在都市寻月的孩子在高楼间想念着那些躺在妈妈怀里乘凉的夜晚,想着故乡山间与头顶那同一轮月亮。

又见秋月

凤鸣是一位开朗的东北姑娘,但这两年她过得并不轻松。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开始了摸爬滚打的两年。几百个日日夜夜,她从美工成长为一名助理导演,尝尽艰辛。

刚来北京时,她一个人住在单位的地下室里,常常望着窗缝中漏下的月光偷偷流泪,唯一的寄托便是一周一次与家里的长途电话。她是个喜欢民族服饰、追求情调的女孩,但去年却着实过了一个孤独、寂寞的中秋,那时的她还不成熟,在电话中与父母说了几句话就已经泣不成声。

转眼一年过去了,她不再留恋中秋节父母手下丰盛的晚餐,也不再依靠家人团圆那种温馨的气氛。她讲起小时候一次关于中秋的记忆,父亲告诉她,中秋吃饭要用圆桌,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她调皮地说,用方桌多好呀,她要一个人走得远远的,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追求浪漫。

她说,过中秋时不敢与父母通话,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实现那个愿望。今年的中秋她也没有什么特别具体的打算。一个人过中秋的滋味她已经适应了。消遣的方式很多,可以邀两好友长谈共舞,一解终日劳顿的疲惫;或许也会根本不作任何休息,连夜为新片子构思一个精彩的脚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